教学教研

文章内容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校际共成长 同研促提升——我校小学部开展集团教学开放日暨省级课题中期汇报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4/12/17

冬日暖阳照人心,教研深耕共前行。为进一步引领教师学习、理解和践行新课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校际、区域、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两学一做一评价”211模式优质高效课堂。闽侯县上街实验教育集团(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本部于2024年12月11日到13日开展了以“校际交流共成长,同研互学促提升”为主题的小学教学开放日教学研讨暨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研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闽侯县上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相关学科教师、闽侯县详谦中心小学、五虎山小学部分教师。

语文组

我校本部校区老师执教的《风娃娃》一课,教学设计紧扣“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讲故事”本单元语文要素。在识字教学环节,陈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和生活经验,巧妙归纳形声字构字规律、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猜读方法。陈老师鼓励学生借助查字典验证,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此外,在借助提示讲故事环节,陈老师引导学生在梳理中发现故事的结构,理清讲故事的思路,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核心素养。整节课堂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校浦口校区陈梦丹老师在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时,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陈老师设计了读好文言文的三个境界,即:读顺、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这样既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也帮助学生感知文本,为深入研读课文作好铺垫。同时又结合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指导学生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把握文章内容。在充分理解古文的内容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思考“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引导学生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形象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故事讲完整、讲具体、讲生动。每位学生都乐于参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将这个小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我校本部校区陈欣媛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整节课陈老师从课堂导入到梳理情节、感受情节、借助资料感受人物形象,层层推进,将鲁迅的形象根植在学生心中,是深度学习的课堂。陈老师通过学习单来组织课堂,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浅入深进行深度思考,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在经历头脑风暴之后得到更深刻的体验。


数学组

我校本部的林孟晖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林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寻宝闯关和宝箱解锁情境引入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借助实物卡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同桌合作说一说,在操作中明晰排列要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逐步归纳出排列的几种方法,在充满趣味与活力的课堂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我校浦口校区的洪灵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洪老师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归纳、总结等活动,利用不同颜色小正方形的拼组,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形中找数、从数中想形,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组

我校浦口校区的黄晚霞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五年2班的同学带来了一节活泼有趣的《Unit7Making Phone Call Part A。课堂伊始,老师紧扣主题,以“phone”作为导入,引导学生free talk, 迅速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接着利用字母组合发音教学新单词,并鼓励学生当场记忆单词。随后黄老师通过听、读等训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学习新知,并通过同桌对话等活动巩固新知。老师善于挖掘育人价值,教学主题意义凸显,在基于本课主题"Making Phone Calls"的情境下,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打电话要微笑、礼貌、表达关爱等,育人价值贯穿课堂始末。



                艺体

我校浦口校区王崧潇老师为五年3班的学生带来了一节音乐欣赏课《拉德茨基进行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聆听习惯,发展音乐听觉能力应贯穿于音乐教学始终。王老师这堂课以“音乐要素”为抓手,“进行曲”为主要线索,通过“听、唱、动、思、辨”等多种体验方式,熟悉主题旋律,充分训练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与感知能力,尤其辅以身势律动、图形谱等培养学生多角度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核心素养。


我校本部校区刘建增老师执教《跨越式跳高》。刘老师利用音乐慢跑热身让学生快速投入课堂,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新知,巧妙运用音乐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本节课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纠错、学生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学练,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


我校本部校区黄静茹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美术课——《生活中的民族纹样》,黄老师从识纹样、品纹样、创文样及试体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纹样独特的魅力。课上,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积极地思考,感受民族纹样不同的美,体会民族纹样的内涵。通过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力。


综合组

我校本部校区杨梦君老师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代科学探索之旅”。杨梦君老师通过创设“古代科技馆”的情景,引领学生们领略了古代科学的独特魅力。其中,中药材的辨识与体验、中医诊疗的现场互动、甘德星表的展示以及“九章算术”的深入讲解,成为课堂的几大亮点。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中医的神奇,在视频观看中领略天文学的奥秘,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古代科学的理解。课堂最后,杨梦君老师还布置了课后任务,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古代科学的奥秘,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这样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我校本部校区林莉丽老师执教的《做情绪的小主人》一课,通过精心策划的互动环节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如情绪盲盒、情绪剧场等,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林老师不仅鼓励孩子们尝试展现各种表情以直观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情绪认知水平,而且注重培养他们的情绪理解和尊重能力,展现出她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深厚造诣。她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例子,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教会了他们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共情,并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法、合理发泄情绪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位法以及表情调节法等,通过具体实例和生动演示帮助孩子们迅速掌握技巧。本节课还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正确认识情绪并积极调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无疑将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本部校区肖老师执教《服装面料特点大搜索》一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主动参与到面料特点的探究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最后通过拓展活动和辨别面料的任务,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面料特点的理解。整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评课议课

水静无纹,因相激而起涟漪;石暗无辉,因相碰而绽灵芒教学展示课活动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集中评课在精彩的评课环节中,授课老师们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的剖析与反思,听课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环节安排、课堂讲解、学生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点明优缺,评价过程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细化的方法指导。各学科组教师在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总结亮点的过程中众议研讨,研思并行,智慧共融,共同成长。

名师是舵手,引领教研的航海方向。原福州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省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林珊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王晓莺老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对本次教研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点评,她称赞开课老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坚定执着。随后王老师从目标制订、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实施三个方面,为老师们日常的教学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同时鼓励全体语文教师积极拥抱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为进一步开展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闽侯县详谦中心小学、五虎山小学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建校的教师代表们积极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今后两校将继续深入开展交流活动,在教研活动、资源优势、发展创新等方面相扶相帮,共同进步!

此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基于问题导向的尝试实践,对提升课堂效益做了很好探究,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全体师生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促进了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将继续深耕精研,潜心治学,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共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