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校园信息发布管理全面实施“三审三校”制度的通告
为切实加强我校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的规范管理,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与导向正确性,筑牢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防线,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我校全面实施对外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现将具体规定通告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以学校名义,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对外公告栏及其他各类公开渠道发布的一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动态、通知公告、政策解读、活动展示、师生风采等。
第二条 “三审三校”制度核心在于建立职责明确、流程清晰、层层把关的内容审核与校对机制,确保信息发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二章 审核流程与职责界定
信息发布须严格遵循“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程序,并辅以相应校对环节,具体流程与权责划分如下:
(一) 初审(编辑员:信息源头与基础把关)
· 责任主体: 信息稿件原创编辑或主要供稿人。
· 核心职责:
1. 内容采编: 负责信息的采集、撰写、初步编辑与图文素材整合。
2. 事实校对: 对稿件中涉及的所有基础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地点、人物姓名、职务、统计数据、引述内容等进行首次且全面的核实与校对,确保事实无误。
3. 格式初审: 进行初步排版,检查图文匹配度,确保无基本语法错误与标点误用。
4. 风险初筛: 对内容的潜在敏感性进行初步判断。
· 输出结果: 形成规范初稿,并附上必要的说明,提交至所属部门负责人进行复审。
(二) 复审(部门主任/核对员:专业内容与政策把关)
· 责任主体: 信息来源所属职能部门负责人或指定高级别核对员。
· 核心职责:
1. 专业审核: 从学科专业或部门业务角度,深度审核信息的专业性、准确性及逻辑严谨性。
2. 政策合规性审查: 确保信息内容完全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3. 内容优化: 对稿件的篇章结构、论述重点、语言表达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或进行直接优化。
4. 全面校对: 执行第二轮深度校对,重点关注初审可能遗漏的细节错误与表述不清之处。
· 输出结果: 复审通过后,签署明确审核意见,提请终审;若存在问题,则详细注明修改建议并退回初审环节。
(三) 终审(校领导:政治导向与全局决策)
· 责任主体: 分管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或由学校指定的最终授权责任人。
· 核心职责:
1. 政治与导向把关: 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对信息发布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最终研判。
2. 发布授权: 行使信息发布的最终决定权,对符合要求的信息予以发布授权;对存在争议或风险的信息,拥有“一票否决权”。
3. 保密与安全审查: 确保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符合网络安全要求。
· 输出结果: 签署终审意见。准予发布的,由编辑人员按指令执行发布;不予发布的,需说明理由并归档备查。
第三章 附则
第三条 所有审核环节均需保留书面或电子审核记录,实现责任可追溯。
第四条 对因违反本制度规定,导致信息发布出现严重错误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审三校”是我校信息发布工作的基本制度。请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共同维护校园信息环境的清朗与秩序。